福哥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線上課程首映會心得:我們值得活成自己更喜歡的樣子

福哥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線上課程首映會心得:我們值得活成自己更喜歡的樣子
我們身邊總有那麼一群「工作狂」朋友,在事業的道路上奮力衝刺,卻在不知不覺中,用健康換取了成效,用睡眠交換了營業額。或者,其實我們自己也是這樣?看起來有源源不絕的動力,不斷推出新作,在事業上創造成績。但在這背後,卻是長期犧牲休息、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,甚至一閒下來就大病一場的代價。
以前在行銷領域工作的我,也是這樣的。每天工時超過十個小時,腦袋像戰鬥陀螺一樣轉個不停。那時候還年輕,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「衝刺」,認為辛苦一陣子沒關係。但當我們將眼光放遠,戰線拉長來看,或許會發現,那些對身心健康的耗損,並不是升職或加薪可以完全彌補的。
我們或許不需要一輩子上班,但我們一輩子都需要工作,每一天也都在生活。如何讓工作與生活有條理、有策略、有方法,讓我們在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,也能享有真實而幸福的生活?如果能掌握這樣的「技術」,那肯定是一份受用一生的大寶藏。
一場處處是細節的首映會:福哥實體活動初體驗
當初收到福哥新課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首映會的VIP出席邀約時,我原先有些猶豫。時間上卡到我每週的舞蹈課,地點又在台北。之前參加過福哥來台中辦的《遊戲化教學的技術》新書講座,我知道福哥的活動氣氛都很棒,但我還是會評估投入這些時間與交通成本,是不是能「值回票價」?
但後來想到,幾位朋友過去對福哥實體課的心得大多是:「福哥的活動,細節滿滿,體驗非常好,讓人印象深刻!」讓我改變心意,如果錯過這次首映會一定會很可惜!我決定積極一點,把行動力拿出來,親身體驗福哥「自家場子」的魔力。
邀請函上寫的是13:00開始報到,13:30正式開始,我大概13:20到場,但現場大排長龍,一問之下才知道實際是1點半才開始報到入場。旁邊的朋友開玩笑說:「這也是福哥活動的技術吧!讓大家提早到,才不會遲到或趕場。」
報到桌前已經有各種讓人期待的細節設計:拍照立牌跟手卡、福哥的著作,還有主辦方為每位參與者準備了一份貼心小禮物~裡頭有藏著隨機祝福籤詩的幸運籤餅,還有造型是番茄鐘與Q版福哥的翻糖餅乾,可愛到讓人捨不得吃!另外,還有活動贊助商老協珍提供的人蔘精試飲包,充滿暖心的細節跟巧思。
入場之後,現場眾星雲集,許多平常只能在網路上看到的老師、KOL都親臨現場:何飛鵬社長、憲哥、鋒哥、瓦基、Cynthia、凱宇老師、仙女老師、游皓雲老師等,簡直是大型網友見面會。
福哥在控場上的功力真的太強,整場活動如行雲流水般順暢,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。一開始設備出了點小狀況,簡報筆有問題,但福哥臨危不亂,迅速請社長上台「救場」,並在事後坦誠向我們解釋了情況。這種不慌不亂、親切又專業的處理方式,不僅解除了危機,也絲毫沒有影響活動的流暢性,更讓我現場見識到福哥的「簡報的技術」。
由於我坐在第二排,位置相當靠前,我確實看到福哥在後台一直修改簡報,直到最後一刻才走出來。這就是福哥常說的,他會非常非常盡心地把事情做好,做到當下能做的最好。 這份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與對作品的認真態度,貫穿了整場活動。
「還原真實」:線上課程的獨特優勢
在首映會中,福哥分享了他不斷思考一個核心問題:「什麼是『只有』線上課程能做到的?」「線上課程不能做到什麼?又特別能做到什麼?」
最終,他得到了答案:還原真實。
這份「還原真實」,在看完課程初剪影片後非常觸動我。福哥在這門課裡,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,而是讓我們看到他真實的一整天是怎麼過的,不管是工作的狀態,還是在家生活的狀態。 他的時間應用真的淋漓盡致,在每一個片刻,都能穿插自己想推進的事,小步驟地執行,最終有所產出。
我們都很好奇,福哥是如何做到如此高產能?平均每年出版一本書、開設課程、營運學院,同時還能發展多種個人興趣(合氣道黑帶、潛水長、煎牛排、手沖咖啡),甚至在這期間完成博士學位,發表的論文獲得最佳論文的肯定,並得到破百次的學術引用。
你現在是不是也在想:「這到底怎麼做到的?福哥一天有72小時嗎?還是都沒在睡覺?」
但實際上,福哥不但有在睡覺,每天都睡滿六小時,而且還有時間陪伴家人與孩子。他的方法絕非是我們傳統認知中,犧牲睡眠、超時工作,用健康換來的。這打破了我們對於「成功等於犧牲」的迷思。原來,達成目標與維繫生活品質,並非零和遊戲。
這門課所呈現的,是在達成目標、創造工作成果之外,還能兼顧休閒娛樂、培養興趣,甚至有餘力調節自身狀態,維繫重要的人際關係。這真的不容易,也正是這門課最核心的價值所在。
福哥曾在「人生的50個夢想」直播中提到,雖然我們對他的高產能感到好奇和敬佩,但他也是凡人,也會有低潮或不順利的時候。他想呈現的不是網路「人設」,而是真實「人生」。
而這份「還原真實」,正是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這門線上課所獨有,也是其價值所在。它讓我們看到一位高產能者的真實日常,而非僅止於光鮮亮麗的成果。
「不是做商品,而是做作品」:極致的課程品質
提及線上課程,想必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:被精美的募資影片吸引而下單,結果正課影片卻只是「有拍就好」。身為一個入手一百多部線上課程、許多甚至還沒看完的我,完全能體會福哥所說的這種市場現象。但在福哥的線上課程中,這種情況絕不可能發生。
早在五年前福哥推出《教學的技術》線上課程時,就做到市場上首創的三機三鏡拍攝,將實體課的教學現場原汁原味搬到線上,更能反覆觀看福哥在教學時運用的技術,這種製課品質,至今仍是業界天花板。時隔五年的現在,技術系列的新作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只會更突破。
首映會上,福哥讓我們看了一支大約30秒的初剪影片,並邀請我們站在他的角色,看完後給予剪輯師優化回饋。這背後是極度費工的繁雜過程,實際製作時,肯定是逐秒反覆觀看,記下需要修改的地方。
這份傾注的心力不容小覷,也正因此,我們搶先看到的正課影片,品質極佳,不僅清晰傳達了內容,更在視覺呈現上帶來極致享受。
這都源於福哥製作課程的態度:「不是做商品,而是做作品。」他這麼說:「我想做出自己五年後來看,還是會感到驕傲的作品。」這份職人精神,體現在課程的每一個細節中,讓學習不再是單向的灌輸,而是一場沉浸式的體驗。
活出「自己喜歡的樣子」:從薩克斯風到中國古典舞
「為什麼一定要追逐夢想?」福哥在課程中拋出這個問題。前不久才剛過完「是芥末日」,那個預言只是一個日本人的夢,卻佔據各大媒體版面,引發社群廣泛討論。我們選擇相信別人的夢,卻不相信自己的夢想嗎?
無論是什麼,只要你有夢,只要你敢想,就有機會透過實踐而成真。我們無需仰望任何人,更不必去成為誰心目中的大神。當我們願意為自己的心之所向邁開步伐,走過一段時間後回頭看,我們會看到自己這一路的學習、掙扎與成長,也會看到自己的改變,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你是不是也會擔心「起步太晚」?這是很普遍的擔憂,福哥也當然知道。在首映會上,福哥表演了薩克斯風,並分享他學習這項樂器的故事起源:
三十歲那年,他偶然聽到一首歌,深深被吸引卻不知道歌名。幾天後,在另一間咖啡廳再次聽到,他實在太好奇了,便去詢問店員。答案是《Getz/Gilberto》那張專輯裡的歌。因為這股好奇,他想:「我也想學這首歌!」於是便開始了薩克斯風的學習之旅。
一直到五十歲,他仍然持續在薩克斯風的路上,甚至在去年才買到心中最棒的薩克斯風樂器。
當我看著福哥在台上專注投入地吹奏薩克斯風,那份充滿生命力的模樣,深深地感動了我。那是一種真實存在,真實活著的美好。
福哥的故事,也讓我想起自己。小時候學過幾年芭蕾和鋼琴,在那之後便是漫長的讀書與升學階段,與藝術的連結僅止於國中社團的街舞與國樂,這些都已經離我很遠了。去年,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中國的古典舞老師表演《青花瓷》舞蹈,他的身段柔美又有力,我整個愛了。
我開始尋找台灣有沒有中國古典舞的教學,儘管大部分教室都在北部,我還是努力在台中找到了一間有開設課程的舞蹈教室。
報名前,我再三向業者確認,新手是否能跟上?他們表示課程是新手也沒問題的。但我實際上課後發現,同學幾乎都是跟著老師學舞多年的老手,課程進度快,難度又高,連基本功都沒教,我完全跟不上。
下課後詢問老師會不會有基本功的教學,得到的答覆是:「其他同學都學很久了,你要自己加油。」那次經驗讓我很挫折,整堂課花錢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感到難為情,甚至想說還是就算了。
但那位老師的影片,我真的太喜歡了,從以前我就對中國古典風格的東西情有獨鍾。於是我嘗試繼續尋找,終於找到了第二間舞蹈教室。這次的學習經驗完全不同~老師親切有耐心,課程也確實是為零基礎同學設計的。從那時起,我開始固定週末上課,週間練舞,從去年七月到現在,剛好持續一年了。
雖然我的舞蹈程度仍是菜雞等級,但我真心喜歡中國古典音樂,也喜歡跳舞時的自己。我喜歡在練舞時,專注地將身體與音樂合而為一,感受那份流動與連結。更令人驚喜的是,我的體態也隨之改變。
去年,我因為長期服用身心科藥物,體重在半年內飆升七公斤,讓我非常沒自信,覺得自己好胖,褲子都緊到不行,每次出門前換衣服時都很沮喪。
我堅持尋找舞蹈教室學舞,其中一個重要動機,就是希望能培養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,先不論體態,只想讓自己用喜歡的方式跟身體相處。而在持續學舞半年多後,我的體重不僅回到了原本的數字,核心肌力更穩,腿型更流暢,肩背也更挺直。
這是我用正念慈悲的態度接納自己,讓自己「投入在其中,變成更喜歡的模樣」,那種體驗,讓我真實地感覺到自己「活著」。
這門課程肯定不會讓你21天就實現所有夢想,但它是一個開始,開始不只是工作高效,也不只是生活精彩,而是一個引導你活出更喜歡的自己的開始。
當你回頭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的樣子,你會喜歡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、耕耘、累積與變化。不是成為「更好的自己」,因為沒有所謂的「好」,而是成為你「更喜歡的自己」。
21天,打造專屬你的「工作與生活技術」
你永遠可以相信福哥教學的技術。這門設計為21天的課程,將時間切分為三週,每天只需花費10-15分鐘。其中包含5天週間的工作技術篇幅,以及2天週末的生活技術篇幅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,循序漸進地學習,讓夢想真正落地。
這跟我們常聽過的許多成功故事不同,你將看到福哥真實的生活狀態,而非僅僅是光鮮亮麗的一面。最棒的是,我們可以藉由福哥拆解後的具體方式來執行,並透過自己的實際經驗,客製化出最適合你的「工作與生活的『獨門』技術」,最終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這門課的設計整體是這樣的:
✅第一週:從夢想到實現 — 帶你找到方向與目標。
✅第二週:從輸入到輸出 — 學習穩定的學習與實踐方法。
✅第三週:從技巧到心態 — 克服困難所需的技巧,以及調節自我的心態建立。
✅解鎖週:從平凡到精彩 — 深入探索進階內容。
✅大師開講:「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」的應用 — 更多高產出大師的秘訣分享。
透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學習過程,我相信我們都能找到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讓工作與生活達到理想的狀態。
最好的時機:在生命的挑戰中,與你同行
老實說,我身邊親近的朋友都知道,這兩年我的生活各面向都有很大的挑戰。去年,我的母親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,後續的醫療與漫長的復原過程,是極其辛苦的。同時,陪伴我十六年的毛小孩奇奇,也在去年下半年生病,並於今年三月底離世。
母親的車禍訴訟仍在進行,我也正在經歷失落哀傷調適的歷程,加上進行中的碩士班研讀,這一切加總起來,對我的生活、情緒、經濟等各個層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。這也讓我最想持續深耕的正念教學與讀書會,不得不暫緩,甚至停擺了好一陣子,這期間我一直在努力調適自己,安頓好內在。
因此,福哥這門課程推出的時間,對我而言,真的是「最好的時機」。課程預計九月份上線,我會將它作為引導自己的依據,讓自己慢慢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節奏。讓我在充電的同時,仍然能好好推進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這段過程,有同伴會更好。邀請你跟我一起,打造你更喜歡的生活。
一個誠摯的邀請:讓我們結伴同行
如果你也期待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無論面對何種挑戰,都能找到那份內在的力量,有條理、有策略地活出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樣貌,我想誠摯地邀請你,和我一起加入這門課程。
你可以透過下方的專屬連結購課,這會是目前市面上最優惠的價格。
👉點此進入專屬購課連結,與我一起學習:https://mindfulnessetudes.link/funiworkandlife
購課之後,請記得將截圖私訊給我,我會邀請你加入我為此成立的共學社群「工作與生活的技術|正念練習群」,這是一個讓學習真正落地的支持團體。
在這個社群裡,你將收獲:
📍學習分享與討論:我會分享我的學習筆記與實踐進度,也歡迎你隨時分享心得或卡關的地方,我們一起腦力激盪。
📍台中實體交流小聚:我會不定期在台中舉辦實體小聚,邀請大家聊聊實踐經驗、遇到的挑戰或生活中的新發現,將線上的陪伴,延伸到真實的連結中。
📍正念專業視角融入:我會將我的正念與心理專業帶入討論,讓我們用「開放、接納、不批判」的態度,彼此傾聽與支持。
我需要同伴,也歡迎你,一起來結伴前行。
讓我們善待自己,允許自己去探索、去實踐,用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活出那份真實而豐盛的生命力。
💛讀到這裡的你,已經閱讀完這篇五千多字的文章,讓我給你一個彩蛋,那首讓福哥開啟薩克斯風學習之路的歌,點這裡可以前往聆聽。
[…] 如果你已經被觸動,渴望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溫柔而持續的改變,也歡迎你加入課程,一起將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落地執行,構築理想的人生(林冠妏的貼文,詳細記錄5000字的部落格文章)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