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律不是來自意志力,看閱讀前哨站瓦基用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打造成長型人生的「習慣充電站」

┃你的一天是什麼樣子?┃
你有沒有好奇過,那些在職場跟生活中,總是維持高產出,看起來能量滿滿的人,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?
幾年前,我曾跟生活教練對談,一起整理我的生活節奏,結果驚訝地發現,我是那種「工作與休息時間需要 1:1」的人。其實當下我感到有點挫折,覺得自己怎麼這麼「廢」,無法像那些「厲害的人」一樣,每天把工作排得滿滿,生產力高昂。雖然正念的修習,讓我得以接納自己容易耗電的特質,但偶爾的自我批判跟不滿,還是存在我心中。
前幾天,我參加了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線上大師課直播,福哥這次邀請到的是《閱讀前哨站》的瓦基,經過這場講座後,我對「習慣培養」與「生活系統」這件事,有了更具體也更受支持的理解。這場分享的核心,不是如何用鋼鐵般的意志力去「對抗」懶散的自己,或者對自己嚴厲地鞭打逼出自律,而是如何為自己,打造一座能持久續航的「習慣充電站」。
┃一套理想的生活系統,是靠「打造」出來,而非「複製」而來┃
瓦基過去在台積電工作,在每天近12小時的高壓工作中,依然維持每天六點起床,進行各半小時的瑜伽、閱讀與筆記,再開始一天的工作。晚上下班回家後,再繼續投入寫部落格、研究自媒體、錄 Podcast。聽到這裡,我很敬佩這麼自律又高能量的產出。
現在身為全職說書人的他,生活節奏更穩定且自由:
▪️早晨(7:00~9:00): 起床、運動伸展、早餐,接著規劃一天的工作(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)、準備工作素材,進行任務派發。
▪️上午(9:00~12:00): 完全留給自己「創作」的黃金時間(比如寫文章、寫書、規劃課程)。
▪️下午(13:00~18:00):下午一點到三點屬於處理庶務與內部團隊會議的時段,之後是線上訪談、外部合作、錄影說書的時段。五點後是重要的「收心時間」,預排明天的工作,為今日的工作收尾,讓心情沉澱。
▪️傍晚(18:00 後): 跑步或超慢跑,晚上十點前是自由時間(追劇、耍廢),十點半「收心」用子彈筆記寫下感恩日記與當日自省,然後洗澡、閱讀,睏了就睡。
瓦基跟福哥都強調,創作者需要知道自己的高效能時段在何時,這是創作者們的黃金創作時間,即使不長,也要能明確說出來是什麼時候,並盡力保護這個時段。
分享了這樣高效人士的一天,不是要我們照單全收,「模仿」他們的作息。瓦基提醒我們,這是他透過無數次的「實驗」與「調整」,為自己量身打造出來的「結果」,絕對不是一夕之間就變成這樣,而是在閱讀了許多書籍後,一次次地實作、問自己:「這個方法適合我嗎?」並透過每天的日誌持續記錄與反思,將每個方法中那 1% 的改善,慢慢疊加成最適合自己的系統。
我們需要的,不是複製他人的作息,而是學習他背後的「框架」,然後帶著好奇心與探索慾,在自己的生活中,進行一場場充滿未知的小實驗。
┃顧好人生的上游:滋養你所有努力的四個關鍵習慣┃
在無數的習慣中,有沒有哪些習慣是特別重要的呢?瓦基提出,人生有幾個關鍵元素,稱為「人生的上游」,只要顧好這條上游,下游的一切,無論是工作、創作還是人際關係,都會變得更加順暢。
📍睡眠:睡飽,是身心健康的基礎。良好的睡眠可以強化記憶、恢復活力、增進學習力。睡得好,隔天我們的內在系統才能完整發揮。
📍運動:運動不只練身,更是「練腦」。運動能活化大腦、提升創造力。瓦基為了降低運動的阻力,有時會在升降桌上,一邊超慢跑,一邊錄口播。
📍日誌:寫日誌,透過記錄與反思,讓我們從只能「看見腳尖」的混亂中,抬起頭來,看見自己「人生的方向與風景」。透過記錄當下、規劃未來、回顧過去,我們可以在生活的波動中,知道自己身在何方。其中,「感恩日誌」更是轉念與培養正向思維的刻意練習。
📍閱讀:這是滿足求知慾的上游。持續的閱讀與筆記,讓我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理解資訊如何進出身體,了解自己處理資訊的量能與狀態,減少資訊焦慮,保持心安從容。
這四個重要的上游習慣,正好也對應到在正念當中「滋養自己」的練習。這些不只是外在行為的習慣培養,更是對內在自我覺察與關照的實踐。 正念幫助我們練習更專注地飲食、更細緻地感受身體、更開放地書寫、更深入地閱讀。這些都是在為身心積蓄能量,建立穩固內在的基礎。
┃從輸入到輸出:知識如何內化為可用的力量?┃
我們時常覺得「看了很多書,卻好像沒什麼改變」。瓦基分享了他獨特的筆記心法:他從不在書上畫線。
他的方法是,閱讀時若看到有共鳴的句子,就在旁邊貼一張便利貼。整本書看完後,再找一段完整的時間,將書本架起來,針對那些便利貼的段落,重新閱讀並寫下自己的筆記。他說:「一本書如果只看一次,那跟沒劃線、沒做筆記是一樣的。」透過反覆地與重點段落互動,我們才能真正深化理解,將資訊內化為自己的力量。
現在的狀態當然也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,而是從「一個決心」,開始慢慢累積。他舉例閱讀了《原子習慣》後,產生了這個想法:「我想要漸漸改變我的習慣,讓未來成為不一樣的人。」便透過子彈筆記開始記錄,慢慢調整自己。
┃中斷後的重啟:一份接納當下的自我慈悲┃
講座中,我問了一個問題:「在實踐的路上,我們總會遇到生活的意外,比如家人出意外、孩子生病,原有的節奏跟習慣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後,要怎麼重新啟動原有的習慣與節奏?」
這提問來自過去一年多以來,我的真實狀態,由於家人出意外、毛孩子生病離世、輔諮研究所學業繁重、工作進度停擺,讓我一直受困於「如何重建節奏」的困境中。
瓦基的答案,回到了「寫日誌」。因為長期記錄,我們清楚自己「在軌道上」的狀態是什麼樣子。當意外來臨時,我們能覺察到自己「脫軌了」,並在狀況穩定後,參照過往的紀錄,為自己制定「回彈」策略,思考能做出哪些調整。同時,我們也需要一份接納的勇氣。瓦基坦言,創作路上也曾感到挫折。他的策略是讓生活中有好幾個「支線」並進(音頻、課程、文章等),當某個支線的發展不如預期時,他不會陷入單點的挫敗,而是能保持「全局觀」,相信「All things shall pass(一切都會過去)」,看見自己在大方向上,依然正在持續成長。
這與正念的「不批判」與「接納」態度不謀而合,正念所練習的,正是使我們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,溫柔地對自己說:「沒關係,我知道你現在正在低谷,讓我們看看可以如何度過。」
┃怎麼接納自己此刻能力的「不夠好」?┃
瓦基給自己的心理建設是:「現在的我,就是最好的我。」
他說,只要是被他選擇的事情,他都會全力以赴。這種對選擇的「投入」,在一次次的選擇中,更加堅定地成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模樣。他發表的每篇文章,都是他當下能付出能力所及,最用心產出的作品。我們心中最棒的標準,永遠是在十年後。他寫下的每一篇文章,都當作是自己的「遺書」,因此會毫無保留地全力以赴。完成後,便告訴自己:「這就是我現在能做到最好的狀態了。明天?明天再說。」
這份「活在當下,全力以赴」的態度,正是正念實踐的核心。這不是為了追求完美,而是邀請我們接納此刻的「不完美」與「能力有限」,在這個自我認知的基礎上,盡己所能,無怨無悔。
┃勇敢設下目標,開放想像:成為你喜歡的樣子┃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好奇,這種全力以赴的生活,不累嗎?
瓦基的答案是:「不會累,在迎接新挑戰時,學新東西時,不會累」。他分享了一個自我提問的習慣,以瓦基現在37歲為例,他會把自己設定減十歲,問自己:「如果我現在27歲,我會怎麼過人生?」答案是,我們還是會想嘗試新事物,迎接挑戰。這個假設提問,為我們建立了一條內在獨有的時間線,讓我們不再與他人比較,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成長。
這份源源不絕的動力,並非來自嚴厲地鞭打自己,而是來自清晰的「價值觀」。瓦基說,他想投入就會全力投入,不想投入就會拒絕。這讓他能清晰地「管理他人的期待」,進而真正地管理自己的時間。
瓦基給十年前的自己一句話:「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。」他鼓勵我們勇敢設下目標,開放想像,朝那個方向前進,相信你一定做得到。
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:源於價值觀的人格修煉┃
我們可以時常問自己:「如果我的一生可以為世界留下一些印記,帶來一些改變,幫助到一些人,影響到更多人,那會是什麼?」
這個提問,指向了我們內在最深層的議題:「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?」若以心理學的觀點,這正是人本存在主義始終探討的「我如何存在於這世上」?
除了學習這些技術與方法,我們還需要符合核心價值的「人格」作為準則。當過往的我們選擇匱乏的狀態,奮力爬到某個位置時,是否依然停留在過去的自我認知中,忘記了自己已經擁有選擇權?當選擇變多時,「人格」的重要性便會顯現。我們很常看見別人「做了什麼」,卻很少知道他們選擇了「不做什麼」。這條「我可以,但我不做」的界線,正是人格的展現。
而堅守這條界線的底氣,來自於個人的「自主性」與「自我效能」:相信自己的能力,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從而做出符合內心良善正直的決定。
那麼,該如何檢驗我們的選擇,是否符合我們的人格與價值觀呢?福哥引用了巴菲特的一句話,作為我們隨時可以使用的準則:「假設你做的一切,明天都會上報紙頭條,你現在還會不會做?」
這個靈魂拷問,再次把我們帶回到自己身上。
一個被清晰價值觀與堅定人格所引導的人生,自然會朝著一個方向前進:「創造改變,留下價值」。
身為正念老師,我也想邀請你,將這些深刻的啟發,轉化為一套屬於你自己的「習慣充電站」練習:
📍用好奇覺察: 觀察自己的作息、情緒、身體反應。什麼讓你充電?什麼讓你耗竭?誠實地看見,不帶批判。
📍用正念接納: 接納自己此刻的狀態與能力極限。允許自己慢慢來,允許自己有不想努力的時候。
📍用行動滋養: 選擇一個你認為重要的微小習慣,哪怕只有1%,每天投入,感受這份行動帶給自己的滋養與成長。
在這趟打造成長型人生的旅程中,最重要的並非追求外在的「完美」,而是練習溫柔地與自己同在,接納每一個當下的自己,然後,在覺察中,一步步活出自己真正渴望的樣子。
【《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》線上課程|豹子專屬團購】
第一波的早鳥團購優惠已經結束了,現在是第二階段,你一樣可以用我的團購網址,以當下最優惠的資格加入課程。
價格會陸續調漲,或許你正在猶豫。但可以問問自己:你覺得自己的夢想值多少錢?你期待活成的樣子,值不值得這筆投入?
你可以透過下方的專屬連結購課,這會是目前市面上最優惠的價格。
👉點此進入專屬購課連結,與我一起學習:https://mindfulnessetudes.link/funiworkandlife
購課之後,請記得將截圖私訊給我,我會邀請你加入我為此成立的共學社群「工作與生活的技術|正念練習群」,這是一個讓學習真正落地的支持團體。
在這個社群裡,你將收獲:
📍學習分享與討論:我會分享我的學習筆記與實踐進度,也歡迎你隨時分享心得或卡關的地方,我們一起腦力激盪。
📍台中實體交流小聚:我會不定期在台中舉辦實體小聚,邀請大家聊聊實踐經驗、遇到的挑戰或生活中的新發現,將線上的陪伴,延伸到真實的連結中。
📍正念專業視角融入:我會將我的正念與心理專業帶入討論,讓我們用「開放、接納、不批判」的態度,彼此傾聽與支持。
我需要同伴,也歡迎你,一起來結伴前行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