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正念40年的智慧:一日禪修體驗與心理健康應用
謝謝未來餐飲集團的 Carrie Lee 分享資訊,昨天參加佛心山舉辦的都會一日禪,從入口到教室一路上都有法工指引路線,且大家都很親切。

佛心山一日禪活動

活動內容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,主要是聽禪師說法,穿插些微的正念練習引導,我原以為會像之前去閉關禪修時一樣,主要由我們自主用功,不過既來之則安之,既然已經空下這天來參加,就抱著開放接納的態度,坐下來準備聞法。
我不是佛教徒,也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,平時的祭拜習慣比較接近台灣的民間信仰,成為Vegan是出於愛護動物與環境保護,我的生活型態與佛教的共通點,大概是都出於對世界的愛吧。
記得小時候,有時會看到大愛台在播放師父說法的影片,當時的我當然是看不懂,而且覺得超無聊,看沒幾秒就轉台了。
直到前幾年學習正念,知道正念是起源於佛教傳統的修行方法,才慢慢對佛法有點好奇。去年在法心禪苑閉關時,有聽過兩場禪師的開示,大多是從佛法的小故事帶入生活智慧或人生道理,大多時候我就是抱著聽故事的心態,有些內容可能不是我完全認同的,但是聽著也覺得滿有啟發。

覺察到自己控制慾很強,如何調整?

昨天有同學問到,覺察到自己的控制慾很強,該怎麼辦?這個問題有很多切角可以回答,而從佛法的角度,世人們多有受苦,這些苦很多時候來自於對自己過往經驗的不接納,產生了「為什麼是我?」、「我不喜歡這樣的我」等想法,而這些想法正是痛苦的來源。
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,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是既定事實了,如果我們用否定與憤怒的態度,來看待自己遇到的事情,很容易陷入痛苦的情緒與負面的解讀,無法著眼於當下,就沒辦法聚焦於「我可以怎麼做?」、「這件事能如何處理?」,被困住的身心腦,就像落入旋渦當中寸步難行了。
為什麼接納自己這麼重要呢?如今的你我,都是過去無數的生命經驗構成的,每一段經驗都影響著現在的我們,就像透過飲食獲得身體的養分,成長歷程則是提供我們心跟腦成長的養分。
如果無法接納自己的某些經驗,就像是想要拿刀砍掉自己的手腳(身體)一樣,想要切割自身的某個部分(經驗),那樣做就不是完整的自己了,而且實際上我們也做不到(畢竟我們無法指定刪除某段記憶),也因此才會產生無盡的拉扯與糾結,並深陷在自我否定中。
而控制慾,用在自己身上,容易因為過於嚴厲,而產生自我批判。用在他人身上,就容易讓關係緊繃、窒息,帶來爭吵了。
如果我們可以往自身內在覺察,知道自己的控制慾來自於更深層的不安全感,正視自己是不是因為過往的某些經驗,或者出於某些恐懼、擔憂或其他情緒,影響我們的外顯行為,想要藉由控制人事物,來讓自己感到安心與安全。
如果我們可以在覺察後,接納自己的恐懼、擔憂、不安全感⋯⋯進而發現自己所擁有的能力,以及從關係中發現不同的互動模式,就有機會讓彼此都更自由,相處更自在,從控制慾中解脫,自己與身邊的人,都可以不再受這般的苦。

做不到放下執著,怎麼辦呢?

還有一個跟我過去的印象很不同的,是關於執著與追求。以前都會聽到「放下執著」,要了悟空性才能從輪迴的苦中解脫。這對我來說是滿難接受的觀點,不過昨天聽完,也有了新的體會。
禪師說到「一切的追求都是為了未來無所求」,出家人會以解脫輪迴為修行目標,而在家人自然是還有許多牽絆的,但比如我們做的事業,若是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,可以引導人們培養開放、接納、覺知的生活態度,培養內心的平靜與智慧,那麼這種對事業的追求,也可說是正念修行的一部分。

當代正念與古典正念的智慧

我的正念課堂上,也有許多其他宗教信仰的學員。正念減壓療法(MBSR)是由卡巴金博士,將古典正念的修行方法,去除宗教元素之後,發展成一套科學的心理鍛鍊方法,適合不同宗教、不同文化等更廣大族群的心理健康需求。經過40多年的發展,現在被廣泛應用在醫療、心理治療、教育、企業領導力、運動表現、人際關係等等領域。
如果要說有一個能力是值得每個人都學習的,我會說就是正念。學過正念減壓(MBSR)八週課程的同學,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正念中蘊含的生活智慧,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,聽聽看古典正念中,佛法對正念的詮釋,會有許多貼近現代人的啟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