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師培第3次督導的體悟:老師如何具身體現與學生同在

督導
最近正在接受正念師資的個別督導,今天是第三次,因為我看錯時間,晚了10分鐘上線,老師打電話來關心,我一直跟他說不好意思我馬上上線。
但老師反而跟我說:「不著急,慢慢來」,上線後,照例先靜心,老師也說讓我準備好了再開始。靜心結束後,正式開始前,老師還說,記錯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今天的時間為了配合他後續的行程,跟往常不太一樣,所以我記錯時間也跟他有關。
整個過程,帶給我無比震撼。我看到一位長期修煉的正念老師,不用講述知識,具身體現身為正念老師所擁有的姿態。用廣大的涵融,帶給我安全感,消弭我的虧欠感,不需要說出任何「沒關係、原諒你」的語句。
正念教學者的訓練,跟以往在其他領域所學的授課技巧,有很大的區別。除了技術的運用以外,非常非常強調身教的重要,並讓一切發生於無形,刻意大幅降低知識點講述,取而代之的是同在、陪伴、靜默、傾聽、探詢、引導、體驗⋯
每次督導的時間僅有一小時,雖然短,但總會在過程中,獲得許多預期外的收穫,不是刻意為之,一切都是自然地發生,這些體悟與禮物,也是自然地出現。光是與老師對談、梳理的過程,就會從老師的一言一行中有所學習。
記得上一回督導時,我告訴老師我的擔憂,近期因為協助媽媽處理車禍後續,加上自己的身心狀態有些浮動,我擔心自己無法成為我理想中正念老師該有的樣貌,我說:「不知道如果我的學生知道他的正念老師長期在吃身心科藥物、而且有睡眠障礙,他們會怎麼看待我?我很擔心自己沒辦法成為好老師」,講著講著還哭了出來。
老師的回應是靜默幾秒鐘,接著問我:「冠妏,如果你以身為正念老師的角色,回應你剛剛說的這段話,你會怎麼回應?」
我把注意力帶回當下,我說:「如果我的學生有這樣的發現跟疑問,我會說,我先是個人,才是個正念老師。是人都會有遇到困難、感到無助的時候,而身為老師,我的能力是在這些時刻,我可以運用正念來照顧自己。」
老師接著問:「你會怎麼運用正念照顧自己呢?」
我說:「嗯⋯當我注意到我從媽媽出車禍以來,身心狀態越來越低迷,我有刻意降低工作量,多安排給自己休息的時間,多跟狗狗相處、多閱讀、多做正念練習,覺察自己的各種狀態,當念頭出現時,我會去辨識,這些想法是真的嗎?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」
「冠妏,光是你現在說的這些,就已經足夠證明你是一位正念的實踐者,是一位夠好的正念老師了。」老師接著說。
「你的這些親身經驗,讓你更能夠同理同學們經歷到的困難,因為你都走過,你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,這些就是你身為正念老師最好的養份。」
「正念老師不是要像神佛一樣,遇到任何事情都如如不動,那是不可能的。但我們可以在遇到事情時,穩住自己,安頓自己的身心,我們也可以幫助同學習得這份能力。」
聽完這些話,有如醍醐灌頂,原先巨大的擔憂與焦慮,被好好地同理、好好對待,原來這些擔憂跟焦慮,對我而言是很珍貴也很大的幫助。
這也再次顯現為什麼正念的鍛鍊,可以同時培養慈心,因為所有的練習方法,都是回歸到對自己的關愛,慈心不是告訴自己要放下、要釋懷,而是我們好好被自己看見、被傾聽、被陪伴、被同理⋯所有覺照的過程,會自然培育出由內而外的慈心。
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掉牙的雞湯文,總會說要「好好愛自己,再去愛別人」,這份愛自己的心,正是正念修煉的過程中培育出的慈心。